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仙道踪影
 
儒道圣贤
南京起名大师段苍李之保民为王,实施仁政-孟子政治主张(下)
时间:8/8/2015

股市风水讲座 股市易经讲座古耆 楼盘风水讲师 风水讲座 易经风水讲座段苍李《齐桓晋文之事》强调了“不忍之心”,这是孟子王道思想的基础。在孟子看来,君王能否推行王道、实施仁政,关键在于君王是否有不忍之心。孟子主张性善论,王道和仁政是不忍之心在政治领域的表现形式。所谓不忍之心,就是“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,皆有怵惕恻隐之心”。在《孟子》一书中,不忍之心,有时叫仁义之心,有时叫良心、良知和良能,这些都是属于同一序列的概念。从不忍之心出发,孟子提出了“四端”说,即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”。孟子认为,这些是人性所固有的,不是外力强加的,“仁义礼智,非由外铄我也,我固有之也”。具体到齐宣王,孟子认为他有不忍之心,理由是齐宣王看到有人牵着一头牛去祭祀,看到牛正在哆嗦,非常可怜,他就要求把牛放了,改由羊代替去祭祀。“臣闻之胡龁曰,王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,王见之,曰:‘牛何之?’对曰:‘将以衅钟。’王曰:‘舍之!吾不忍其觳觫,若无罪而就死地。’对曰:‘然则废衅钟与?’曰:‘何可废也?以羊易之!’”觳觫是指牛惧怕哆嗦的样子。对于齐宣王以羊易牛去祭祀的做法,当时很多人以为他吝啬,而孟子则看到了齐宣王心地的善良,认为“百姓皆以王为爱也,臣固知王之不忍也。”这里的爱是小气、吝啬的意思。孟子之所以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,一方面,齐宣王确实不是因为吝啬而要以羊易牛,而是因为不能“无罪而就死地”。所以,孟子劝慰齐宣王:“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。以小易大,彼恶知?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,则牛羊何择焉?”孟子进一步指出:“君子之于禽兽也,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;闻其声,不忍食其肉。是以君子远庖厨也。”另一方面,孟子是要坚定齐宣王推行王道和仁政的信心。所以,当齐宣王问孟子他能够做到“保民而王”吗,孟子给予了肯定回答,并用以羊易牛的事例给予证明。“曰:‘若寡人者,可以保民乎哉?’曰:‘可。’”在孟子的政治理想中,不忍之心与“推恩于民”是密切联系的,其中前者是后者的思想基础,君王没有不忍之心,就不可能“推恩于民”;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要求,即“推恩于民”是不忍之心的具体载体和表现形式。孟子指出齐宣王没有做到“推恩于民”和实行王道仁政,是因为齐宣王不肯为,而不是齐宣王没有能力。就好像一个人的力量可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,却拿不起一根羽毛;眼睛能看清鸟的羽毛,却看不见眼前的一车柴火。齐宣王自己承认:“吾力足以举百钧,而不足以举一羽;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。”所以,孟子说:“今恩足以及禽兽,而功不至于百姓者,独何与?然则一羽之不举,为不用力焉;舆薪之不见,为不用明焉;百姓之不见保,为不用恩焉。故王之不王,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”孟子还用“挟太山以超北海”和“为长者折枝”的比喻来说明齐宣王不“推恩于民”,非不能也,是不为也。孟子“曰:‘挟太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:‘我不能’,是诚不能也。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:‘我不能’,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故王之不王,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;王之不王,是折枝之类也。”孟子明确告诫齐宣王,如果不能“推恩于民”,那你不仅保不了国家,也保不了妻儿。“故推恩足于保四海,不推恩无以保妻子”;孟子要求齐宣王深思,“王请度之”。断蓍风水 风水大师段苍李 官方网址:http://www.duancangli.com/

 

南京风水讲座 南京易经风水讲座古耆 楼盘风水讲师 风水讲师段苍李《齐桓晋文之事》强调了“制民之产”,这是孟子王道思想的重要内容。孟子设计的王道和仁政,不是空洞的说教,而是可以实践的理想,不是只有抽象的精神追求,而是具有现实的物质保证。在孟子看来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道德观念和行为是与财产收入联系在一起的,只有有了固定的财产收入,才能保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。“若民,则无恒产因无恒心。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已。及陷于罪,然后从而刑之,是罔民也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?”意思是,至于一般老百姓,没有固定的财产收入就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。没有道德观念,就会违法乱纪,为非作歹,无所不为。等他们犯了罪,再去处罚,这实质上是张开罗网陷害百姓。哪有仁爱之人当政却发生陷害百姓的事情呢。由此可见,孟子具备了朴素的唯物史观,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、喝、住、穿等物质需求,然后才能从事精神追求和形成道德行为。当然,孟子并不否认士大夫能够做到无恒产而有恒心,即“无恒产而有恒心者,惟士为能。”大千世界,多数人是先物质后精神,或者重物质轻精神,但并不排斥少部分有理想有操守的人重精神轻物质,正是这多数人的物质力量与少部分人的精神追求相结合,才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。对于统治者来说,其治国理政不能依据少部分人的思想境界,而要依据多数人的现实需求,这就需要“制民之产”,满足老百姓的吃穿住行需求。孟子认为,“制民之产”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合格的,“是故明君制民之产,必使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,乐岁终身饱,凶年免于死亡”;另一种是不合格的,“今也制民之产,仰不足以事父母,俯不足以畜妻子,乐岁终身苦,凶年不免于死亡”。孟子进一步指出,不同的“制民之产”,会产生不同的治国理政效果。合格的“制民之产”,“然后驱而之善,故民之从之也轻”,即引导老百姓去恶从善,他们也比较容易接受。反之,“此惟救死而恐不赡,奚暇治礼义哉?”意思是,连命都保不住,那有时间去学习和接受礼仪呢?而且,孟子提出了一套土地和经济制度,以保证“制民之产”的实现,他说:“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;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;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。”意思是,制民之产,就是要给每户五亩之地,用来种植桑树,从而使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丝棉袄了。按时饲养鸡、狗、猪之类的家畜,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。每户再给一百亩土地,按时耕种,不去妨碍生产,那么八口之家也就不会有饥饿了。据学者研究,“五亩之宅”在《孟子》一书中出现过三次,说明这在孟子那里不是一个偶然的提法,而是具体的经济社会构想。孟子还继承了孔子“富之教之”的理念,即在解决生存之后,不忘人伦教化工作,“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。”所谓庠序,原来是古代王朝教育机构的称呼,这里指的是学校。最后,孟子信心满满地激励齐宣王:“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”

南京楼盘风水讲师 南京风水讲师段苍李 风水讲座 道家风水讲座古耆韩愈在《原道》一文中谈到儒家的道统,一直追溯到尧舜,然后他说:“孔子传之孟轲,轲之死,不得其传焉”;朱熹则把《孟子》与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合在一起称为“四书”,并列为儒家经典。这既说明孟子在儒学发展中的崇高地位,也说明孟子在中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。因为儒学在传统社会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,构建并塑造中国人的文化品格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主要是说给官员尤其是统治者听的,其中提出的先有不忍之心,后须“推恩于民”,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做官先做人,做人是做官的基础。所谓做人,就是要有良好的个人品格。按照现代政治学理解,官员是行使公权力的。行使公权力的人,如果没有良好的品格,那就可能成为昏官、庸官和贪官,这不仅危害社会和他人,而且危害官员自己及其家庭。良好的品格应该是官员的基本要求和基础素质。她要求官员有信念。信念是价值判断和追求,是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共同行为准则的认同,既可以表现为理想,也可以表现为信仰。官员有了坚定的信念,就能保持政治家的品格,摒弃政客的劣迹。她要求官员有同情心。同情心类似于不忍之心,欧洲启蒙学者甚至认为同情心是人的本性之一。官员有了同情心,才会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,才会与他人团结合作、和谐共处。她要求官员有道德。道德是指官员的个人操守,经得住金钱、美色和物欲的诱惑,不会以权谋私。官员有了道德,就能廉洁自律、克己奉公,才会产生公信力并赢得民众的尊重。一个有信念、同情心和道德的官员,才是一个好官员。断蓍风水 风水大师段苍李 官方网址:http://www.duancangli.com/

分享到:
关闭网页